级别: 院长
UID: 119493
精华: 0
发帖: 466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4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3-13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7-08-08 10:38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特质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加强对党和人民**************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来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进一步强调,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志们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努力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如何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我们当前特别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首先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真懂真信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过去一段时间,哲学社会科学界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00多年前产生的学说,现在已经过时;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不符合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导致在一些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对这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我们怎么看,怎么办?我们要做出科学的分析。
  在我们看来,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成果,真正弄懂弄通、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一是要扎扎实实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真正弄通、弄懂基本理论、重要原理和观点,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建立在认真学习、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认识、分析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基本问题,认识、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基本问题,并把这种认识与以别的学说为指导进行比较对照,从这些分析比较对照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真理性,树立起对于科学理论的坚定信念。三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各个流派,对社会上存在的形形各种各样的思潮、观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态度。要防止被眼花缭乱的观点、思想、思潮所迷惑,被其中时尚、前卫、新颖的假象所迷惑,要保持清醒头脑,对它们有科学的分析与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坚定、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研究贯穿在全部学术活动中,在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核心是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有一个为谁服务、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敏锐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服务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够贴近中国人民的生活实际,回答关系中国人民利益前途的问题,从而对人民、对实践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导向,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最终拿得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许多成果都是为党建言、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留言的精品之作。
  第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无产阶级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在各学科的学术活动、科研工作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还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坚决反对任何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所以我不主张我们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恩格斯也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作为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的思维发展的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些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原理,代表了人类对这些问题最高的认识水平,是真理。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论述并没有穷尽真理,它只是提供了我们不断认识真理的科学方法,开辟了认识真理的新道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教条化、僵化的态度,反对用经典作家的个别论述裁剪鲜活的实践,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研究新情况,回答解释新问题,在这些对新问题的回答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要通过我们的研究成果,使广大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使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高扬的旗帜,进而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进发展、为引领人类发展方向贡献中国智慧。
  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努力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所以它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恩格斯也曾讲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列宁也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个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进步、丰富与完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加强对党和人民**************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来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清理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包容互鉴的过程中发展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我们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非要故步自封,排斥对别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和吸收,相反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吸收别国的先进经验和一切反映人类共同规律、对我们有益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学习吸收别国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以我为主,坚持主体性和民族性,从本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崇拜别国的理论和经验,再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要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之进行分析、研判,应该分清其意识形态属性与自然属性,对于某些学科中体现资产阶级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东西必须,并加以清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应该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学术界存在一种现象,即一些学科、一些学人言必称西方,谈理论必是西方原创、引文献必是西方著作,西方话语在国内学术界刷屏、霸屏,有的科研单位、大学在职称评定中,丝毫不考虑一些学科的属性,一刀切地将是否具有国外留学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一条硬性标准。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创造能力,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患上软骨病,成为西方话语体系的附庸,失去主体性和原创性,最终丧失创造力;不能发挥任何作用,甚至还会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给人民的理念、价值观发生误导,从而对全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造成有害后果。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绝大部分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有些学科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西方话语的盲目崇拜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被严重削弱。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为此,哲学社会科学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有一个在各学科中清理、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响的任务。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走自己的理论创新之路,做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立足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解释和指导中国实践,是一个前提性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摆脱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西方话语的影响,从根本上扭转马克思主义边缘化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高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越来越成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成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和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各领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个要求,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真正具有自己独特价值的关键所在。实现这个任务,就是要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概念话语实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当代中国实践理论创造的新成果;三是吸纳、体现全人类各个民族国家同类学科中非意识形态属性的普遍遵循的学术公理、规律及先进成果。它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学科理论观点的论述汇编,不是西方同类学科所有理论、观点的翻版,而是当代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进行的新创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
级别: 博士生
状态: 未签到 - [599天/599次]
UID: 97577
精华: 0
发帖: 1309
威望: 1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2256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41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26
最后登录: 2017-12-05
1楼  发表于: 2017-08-19 07:58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