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按照“更新观念、学科交叉、破垒融合、人才聚集、保障优化”的思路,着力创新教学科研体制机制,建设新型法治智库。
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建设新型特色学科。中心针对传统学科建设资源配置不优等弊端,着力破解“五个难题”。破解“统一思想难”。组成研究小组,就“社会管理法治”法学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的必要性、正当性、可行性及操作性反复比较论证并形成报告,统一了思想认识。破解“学科方向设置难”。整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中央关于社会管理及其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提出六个专业方向,即:社会管理法治基础理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法律规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法治保障、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法治建设、现代社会管理机制法治保障、法治评价体系,概括成“1+1+6+X”的研究生新型教学模式,即公共课(1门)+学科基础课(1门)+专业课(6门)+任意选修课(X门),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内容新颖、体系完备、知识融通”的现代新型交叉学科模式。破解“跨学科教师队伍组建难”。以校内人才为基础,以实务部门人才为补充,吸纳外校相关领域高端专家,组建********队伍;同时,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转型升级,适应交叉学科的教学实践需要,从而搭建起新型跨学科********团队。破解“交叉学科理论体系构建难”。采取定向招标形式,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六个专业方向基础理论教材,构建社会管理法治基础理论体系;在选修课方面,商请名家撰写专题讲座,推出精品课程体系,提升学科的影响力、辐射力。破解“考核评价机制创新难”。在坚持学分制考评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能力学位”激励约束动态考核模式,增加研究生的能力与创新的考核权重。
创新科研运行模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中心针对高校科研方面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积极探索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在“四求”上下功夫、见实效。问题导向“求实”。聚焦法治发展重大问题,深入调研论证,梳理出城乡居民身份待遇、财产权保护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发育规范等10大领域90个重点问题,制定发布《法治发展战略研究中长期规划课题指南(2012-2020年)》。热点研究“求快”。围绕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法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安全立法、社会组织发育模式等热点问题,自主立项和争取国家、省部级立项34项,已提交调研报告、理论研究报告、专家建议稿14份。协同创新“求活”。打通学科、院所、院所与实务机关壁垒,与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湖北省委等29家实务部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6家高校建立科研协同机制,以课题为载体聚合高端研究人才与实务精英人才150余名,形成了科研资源与人才集成优势。成果转化“求效”。按照项目“导向、策划、实施、责任、效应”的课题管理模式,对科研成果实行“一拖三模式”考核,即:每项课题须提交一份调研报告,回答是什么;提交一份基础理论研究报告,回答为什么;提交一份立法或公共政策建议稿,回答治国理政怎么办;提交一份综合摘报,便于领导机关高效决策。中心成立以来,形成成果要报28期,并直接向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及省主要领导提供咨询服务。
建立人才聚集机制,打造教研创新团队。中心针对当前教研人才管理激励机制滞后等问题,注重在三个方面着力。在创新人才聚合机制上着力。推行“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高等院所、领导机关、实务部门“精英人才”引进聚合力度,先后聘请教育理论界专家学者63人及实务界精英人才5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精教学、强科研、善管理、重创新的创新人才团队。在搭建教研运行创新平台上着力。搭建社会管理法治化、信息网络法治化、犯罪治理与预防、法治发展评估、法学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等10个首席专家工作室平台,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了“分类整合、优化配置、专业融通、人才集成、规范高效”的创新人才团队。在青年才俊资助培育上着力。启动“青年才俊成长资助工程”,每年计划自筹资金150万元,从高等院所、海外学子中择优资助青年才俊30名,建立人才聚集与生长新机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优化教学科研环境。针对教学科研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中心注重“四个结合”,即:争取上级支持与自主努力结合。先后争取中央、省支持设立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设社会管理法治二级法学学科、下达博士生招生指标、开展重大课题联合攻关,为中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争取政策扶持与社会资助相结合。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就中心学科建设、科研经费、条件保障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省财政、国税等部门批准给予公益性捐赠税前抵扣资格;教育、科技等单位拨给科研经费150多万元,为中心各项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扶持和经费资助。规范管理与优质服务结合。制定科研、财务、综合服务等规章制度,推行“保姆式服务”机制,协助首席专家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16项,依托要报、期刊、报纸、网站等多种平台推介转化专家的成果90余项,提升了“专家品牌”影响力。成果激励与严格考核评价结合。建立专家津贴与成果评价奖励机制,先后支付专家津贴与奖励100多万元,营造了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