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硕士生
UID: 72914
精华: 0
发帖: 856
威望: 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0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7-24
最后登录: 2013-12-0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2:35

 SCI论文投稿的五点经验与总结

1.首先,SCI论出的一点东西要赶紧写,时间一长就觉得自己的东西不怎么重要了,少了这种,文章自然就显得很苍白,自己给自己先判了死缓了;

2.勇敢尝试。不怕见笑,不怕被拒,本人第一篇国外一个顶级期刊,被拒。后来改投国内《中国科学》,历时9个月,审稿后直接接受。尽管之前看了一些有关该期刊如何厉害如何难中,我当时英文实在是没底了,就迎着头皮投了,最后很*********中了。之后又中了一片。所以,要对自己的东西有信心,自己都没底的东西,审稿人的眼光怎么会看得上呢。

3. 细节决定成败。个人愚见,高档论文中,公式尽量的详细一些,显得理论厚实,即使是显而易见的结论,尽量用严格的数学公式表达,(一般大牛的文章也有类似的特点)。再者,作图一定要精美,看看那些顶级期刊的文章,看到那图标就有一种美学享受的感觉,色彩的组合,线条的选则,这些可能直接给审稿人一种潜在的吸引。

4.踏踏实实,长期积累。本人发SCI一直抱的观点就是,不勉强,不奢望,投投看。国内体制遂于SCI过分推崇,是的我们这些年轻研究者也对SCI论文情有独钟。以工科为例,发一篇SCI真的是相当困难。我觉得,年轻研究者应该以培养扎实刻苦的研究技能与品格才是重中之重,这种长期的积累可能在短时间内看不到SCI成果,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CI那是水到渠成。为SCI做学问者,SCI与学问皆失,为作学问而SCI者,两者****************得。古语亦云:无心栽柳柳成荫。

5.养成来做实验笔记的好习惯。有些东西做完后觉得性能不好,先别仍掉,在笔记上先打一个问号。也许在将来的某天,就想起了一种跟好的改进,做研究毕竟是循序渐进的,很少有人一次到位。留着笔记与简单的猜想,说不定就是你将来某个重大发现的前期实验品。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

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SCI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