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抗癌”概念、“生长激素”概念而备受市场**************的安科生物(300009,股吧)近日又有新动作,公司公告,拟支付现金约4.5亿元收购国家核酸检测法医领域的领军企业——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德美联)100%股权,布局精准医疗。
其实,早在7月13日,安科生物就曾公布了签署股权合作意向书的公告,拟以现金不超过1.125亿元收购中德美联25%股权。彼时,整个A股市场正处于因去杠杆而引发的急跌行情中,但安科生物仍然收获两个“一”字涨停。
不过,安科生物对中德美联的“野心”并不止于此。4个月后,11月24日,安科生物在停牌一周后公告称,签订了收购中德美联100%股权的框架协议。当日,安科生物在停牌一周后复牌,早盘开盘不久后便封在涨停板上。截止记者发稿时,股价依然处于上升通道中。是什么使得市场对安科生物参股中德美联给予了这么多的热情?
探究企业
生长激素扩容在即有望维持高增长
生物制品是安科一直以来的主导产品,主要包括生长激素(主要用于矮小症等治疗)和干扰素两大类。公司半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近30%。从结构上看,核心品种干扰素和生长激素分别同比增长17.22%和38.58%。其中干扰素由于长效制剂的竞争替代和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同比增速下滑到了20%以内,而公司生长激素由于市场空间较大且竞争格局较好,仍保持近40%的增速。中成药和化药同比增速分别为12.17%和45.45%。医药服务收入增速最高但目前占比还小。
据记者了解,我国矮小症发病率达到3%,现有矮小人口近4000万,其中4-15岁儿童约有700万患病(其中约1/3是病理性的,即233万人需要治疗)。目前30万人就诊,其中仅有约3.5万儿童接受长期治疗,治疗率不到1.5%,未来,治疗率的提高将带来市场扩容。
目前终端市场规模约18亿,主要厂家为金****药业(水针)和公司安科生物(粉针),出厂收入约为8.5亿和1.5亿。公司研发的水针剂的生长激素预计于2016年三季度上市,将强劲助力公司生长激素销售增长。业内人士预计公司生长素全年仍能保持30%以上的增速,延续高增长态势。
干扰素力求稳增长
公司另一主导产品——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在生物学上属于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用于和丙肝。
据卫计委统计数据,全球约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亿人在中国(占比29%,患者超3000万),全球每年大约70万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人群中我国将近占到一半比例。全球约有1.7亿丙肝感染者,中国约4000万人,占比24%。由于用干扰素是目前与丙肝的主要治疗方案(联合治疗),干扰素理论上市场潜力巨大。假设10%的肝病患者使用干扰素,按现行价格每疗程单个乙肝患者费用约4000元,丙肝患者7000元,据此推算市场空间约190亿元(乙肝120亿+丙肝70亿)。而目前我国重组人干扰素的试剂销售额在50亿元左右的水平,尚有很多提升空间。
然而,目前干扰素市场大半壁江山都被外企占据,罗氏和先灵葆雅凭借长效干扰素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包括上海华兴、深圳科兴、北京三元、安科生物等企业瓜分剩下的份额,国内厂商产品并没有明显区别,竞争较为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干扰素产品营收增速放缓,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0.84亿元,同比增长17.22%,预计全年保持18-20%的增速。公司的长效干扰素产品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将是公司干扰素最大的亮点。
切入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的实施有赖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基因检测技术、单克隆抗体、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等。据介绍,中德美联成立于2006年12月,是由无锡首批“530计划”、江苏省创业创新人才项目引进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生物高科技企业。经多年发展,中德美联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多重PCR&CE扩增检测平台,自主开发了全球系列最全的法医DNA检测试剂盒,打破了国外大公司的垄断并完成了产品和应用方面的超越。目前法医产品已销往全国超过320个实验室,包括公安刑侦、、大学、研究所、生物公司、血液中心等,临床产品已进入报批阶段。
中德美联原股东承诺,中德美联2015年至2017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0万、2600万、3380万元,不足部分由原股东补偿,超额完成的净利润的30%则将奖励给中德美联经营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
安科生物表示,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推进基因测序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将主营业务扩展至标的公司的精准医疗领域,加快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
其实早在今年年中,安科就已经悄然布局精准医疗领域。公司于2015年6月12日与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与博生吉共同设立新公司专门进行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发和产业化进行合作。新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安科占49%。
据了解,博生吉为国内顶尖的癌症细胞免疫疗法开发公司,由曾就职于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杨林博士领导。主要业务为细胞治疗技术和抗体靶向药物。CAR-T为其最新的第四代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基因工程使自身T细胞具有靶向性,攻击并杀死肿瘤细胞,是目前最有希望治愈癌症的手段,被誉为肿瘤终极疗法,在已有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显著疗效。业内人士认为,与博生吉合作,布局免疫细胞治疗和抗体靶向药物将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布局延伸到了更加前沿的精准医疗领域。
开发大健康产品
公司前期以收购苏豪逸明100%股权,快速进入多肽类药物领域并丰富生物医药产品。
据悉,苏豪逸明目前主要生产鲑降钙素、胸腺五肽、醋酸奥曲肽、生长抑素、胸腺法新、缩宫素等多肽类原料药,并有多项产品正在进行临床实验。安科可借助苏豪逸明的原料药优势,积极申报多肽类药物制剂,使新药报批的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快速进入多肽类药物领域。苏豪逸明现有的主导产品及在研项目的制剂产品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病、妇科疾病、生长发育等治疗,而安科生物在上述领域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销售体系有助于未来上市公司在多肽类药物制剂产品的市场化推广。未来公司沿着生物方向持续外延的预期强烈。
公司同时利用自身生物科技优势积极进军大健康领域,针对口腔护理和面部护理开发了相关的产品。比如,针对牙龈炎和口腔卫生高危人群推出了一款漱口水(安漱净),其中含有的卵黄免疫球蛋白可以抗菌保洁;利用其蛋白生产技术,出品了一系列含有细胞生长因子的面部和眼部护肤品等,未来市场接受度有待考证。
券商评价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公司主业增长稳定,预计生长激素、干扰素、中成药保持30%以上、18-20%、20%增速,目前深入布局精准医疗,中德美联市场存在预期差,博生吉细胞治疗进展顺利。预计2015-2017年EPS分别为0.36、0.62、0.74元,对应PE为107倍、63倍、52倍,2016年我们第一目标价给予低于精准医疗行业平均PE的80倍,对应股价为5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增长低于预期;精准医疗布局低于预期.
平安证券:精准医疗新龙头,不断扩大产业版图,重申“强烈推荐”评级。1.与CAR-T细胞治疗领军企业博生吉强强联手,占领学术至高点,致力于CAR-T实体肿瘤临床取得重大突破,并积极探索细胞免疫治疗的产业化;2.全资控股法医DNA检测龙头中德美联,将作为公司在基因检测领域深耕的重要战略平台,技术全球领先实现进口替代,技术服务模式性强,并有望延伸至产前筛查、肿瘤筛查等医学诊断服务;3.内生增长动力强劲,明星产品生长激素保持高增长,核心产品干扰素增长潜力巨大;4.产品线日益丰富,收购苏豪逸明进军多肽行业,有效整合产业链上游。考虑增发摊薄股本以及中德美联明年并表影响,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37、0.59、0.78元。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并购整合进展低于预期。
高管访谈
记者:在国内的话,安科生物在相关领域可以说是龙头了,未来如何选择企业进行****************并收购的计划?
宋礼华(董事长):我们的国内业务这块立足于打造自身的业务,内生性增长,尽可能把市场做大,规模做大。对于外延式的发展,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标的。合适的标的对我们来说有几个原则,一是立足于主业,特别是跟制药相关的,包括一些医药卫生也是我们的选取的方向和范畴。二是最重要的我们是想找一个和我们的产品结构能够互补,基本面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增效,增加利润的一个企业和品种。三是也想从源头介入一些原创产品,比如产学研合作。
记者: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是与之息息相关的,国家一直在鼓励创新,但我们并没有发现在进医疗系统和医药目录的时候有一些倾向的政策,您肯定感同身受,您能提一些建议吗?
宋礼华: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障碍和条条框框,没有享受到咱们国产的新药和进口新药同等的待遇,这一点我们也在各个场合去呼吁,也希望国家能够在这块立足于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大力扶持应用咱们自己的产品,特别是在招标采购当中,各地要能够有这样一个观点,咱们民族的药、自主创新的产品应该优先使用。因为目录要4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修订一次,进不了目录就不能使用,就不能在临床上应用。新药的审批要10年,甚至更长。我们现在报到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新药,在审评之前排队就要排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所以,我希望医药审评速度要加快,效率要提高。
记者: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卫生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在医改中您**************哪些?
宋礼华:我希望将进口药纳入降价范围,这其实是医疗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知道,现在老百姓(603883,股吧)十分**************药品的价格,国家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对药品价格也是将其中虚高的水分一再挤压,这当然是惠及百姓的好事情,但是挤来挤去,都是在挤国内药品的价格,进口药品的价格依然很高,而且不在医疗改革降低药品价格的范围内。因此,在降低国内药品价格的同时,希望也把进口药纳入到医疗改革之中来,对进口药品的价格也去挤一挤水分,让更多的老百姓在重特大病时能够用得起用得上价格合适的进口药。
除了药品价格虚高问题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注意药品价格中的“虚低”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药品价格的确降下来了,但实际上有些药品的制作原料成本却高于药品售价,这样一来,制药企业为了不亏损,就不再生产这种“赔本”的药了,或者药品企业就会在药品质量上偷工减料。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创新药品,其研发周期长,人力、科研、物力等研发成本也就会增加,如果生产出来的药品价格偏低,就不能调动药品企业研发创新药品的积极性,药品企业也不能坚持长期研发。所以我建议国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实地调研,避免药品价格虚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