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com提醒:
V600E是原癌基因BRAF激活突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占目前检测到的BRAF突变80%以上,可引起肿瘤细胞分化增殖、代谢、生长的改变。
日前,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病理年会”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应建明教授分享了BRAF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鉴别诊断、治疗指导及预后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及免疫组化BRAFV600E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旨在呼吁加强疾病管理,提高患者诊疗水平。应建明教授表示:“在病理诊断中,BRAFV600E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我们的研究及相关文献均表明,其对于多种肿瘤的预后管理、鉴别诊断及治疗等都有很好的临床价值,BRAF突变检测对肿瘤预后评估、靶向治疗等均意义重大。”
BRAFV600E突变检测助力肿瘤诊疗及预后管理
结直肠癌
BRAFV600E可用于结直肠癌的鉴别诊断。大约5%~15%的结直肠癌会发生BRAF位点特异性突变,其中超过90%为BRAFV600E突变。BRAFV600E突变可排除林奇综合征(LS),指示为散发型结直肠癌(SCRC)。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O)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当MLH1基因缺失时,应检测BRAFV600E以排除SCRC。
此外,BRAFV600E还可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结直肠癌的预后管理和指导治疗。BRAFV600E突变会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概率提升,预示着更低的总生存率,尤其对于晚期患者而言,V600E突变阳性预示预后非常差。
甲状腺癌
甲状腺状癌(P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90%,BRAFV600E突变发生在40%~70%的PTC中,而在甲状腺滤泡状腺癌(FTC)、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酸性细胞腺癌、腺瘤和良性甲状腺增生中极少发现,因此BRAFV600E可作为PTC临床鉴别的诊断指标。BRAFV600E与肿瘤大小等高风险特征呈正相关,可辅助PTC诊断。在PTC的诊断中,采用细针穿刺活检(FNAB)与BRAFV600E联合检测,敏感性可达80%。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管理指南建议,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在细胞学活检不确定时,建议使用分子标志物(如BRAF、RAS、RET/PTC等)辅助诊断。
BRAFV600E突变与PTC的侵袭性及不良预后有关。术前检查PTC的BRAFV600E基因突变可辅助预测术后复发风险、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后后继治疗。在PTC预后方面,BRAFV600E突变长期预后差,预示着更差的碘摄入及更高的复发率和病死率。NCCN于2014年第2版甲状腺癌指南中指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局部浸润及坏死、血管浸润以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变量。
免疫组化BRAFV600E(VE1)抗体检测优化多项肿瘤诊断
免疫组化技术(IHC)用特异性抗体VE1识别V600E突变蛋白来检测BRAF突变,与生物学检测Sanger测序法一致性达95%以上,即使肿瘤样本少的标本也可检测,易于判读,****************具低成本和高效的优势,因此更适合作为初筛手段,正逐渐成为当前BRAF基因突变的常用检测方法。
2015年10月在国家癌症中心举行的第一届中美肿瘤诊断病理高峰论坛期间,美国盖辛格健康系统机构免疫组化实验室陈宗明博士分享了一项对比IHC染色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在208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现有24%为BRAFV600E突变阳性;两种检测方法间一致性高达95%~99%,且在验证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2015年3月,《自然?科学报告》杂志发表了一项由应建明教授团队开展的研究对Sanger测序、RT-PCR及IHC三种方法学在检测实体瘤BRAFV600E突变中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使用罗氏诊断BRAFV600E(VE1)抗体,在VentanaBenchMark全自动染色平台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IHC方法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是很好的BRAF突变检测初筛工具,并对预后和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温馨提示】体验睿医文献免费全文,请在App Store搜索“睿医文献”安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