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当下道德心理学既没有在解决我国特有社会道德问题上形成蔚然之势,也没有在心理学领域中取得显学的地位,其根源在于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
道德心理学是道德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研究方法互融共生的新兴学科,在我国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取得了瞩目的学科成绩。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当下道德心理学既没有在解决我国特有社会道德问题上形成蔚然之势,也没有在心理学领域中取得显学的地位,其根源在于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那么,如何解决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困境、建设中国特色的道德心理学?
拒绝盲目国际化的学术理想
目前,我国道德心理学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该学科理论基石多源自西方心理学,方法应用上也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化标准亦步亦趋,少见既有艰深的民族文化根脉,又经得起现实考验的中国特色本土心理学理论体系。
任何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不应该也不能脱离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以自信的文化心态展开自觉的研究,这恰恰是我国道德心理学所欠缺的气象。事实上,如果不能自信地看待中华文化之根,讲好道德心理学的中国故事,那么,既不能解决中国社会道德生态问题,也无法真正走出去,实现国际化。道德心理学研究需要强劲学术理想的支撑,但非剥离中国精气神儿的所谓国际化伪理想。科学研究本应面向前沿,但不应混淆学术前沿与国际化之间的应然关系,并非国际化的内容和方法就代表已经走在了学术前沿。相反,面向国内,立足于民族文化,置身于自身社会的道德命题探究,就是最有生命力的前沿课题,也是科学研究的本真面貌。
面向中国本土道德命题的研究意识
面向我国社会道德焦点问题展开研究,这是建设中国特色道德心理学的关键。如前所述,学者乐于把目光聚焦于所谓国际化,原因有二:首先是被漂亮光鲜的国际化光环所吸引,希望借此在学术界迅速步入短、平、快的高速发展车道。其次,便是长期缺乏面向本国的自觉研究意识,甚至找不到研究课题,即便找着了,也无从突破。必须清楚的是,学术研究须有本土意识、根基意识,这是解决我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道德生态问题丛生的内部必要性支持因素,也是学科发展的底线,逾越这条生命线,勿要谈中国特色,即使学科健康发展都会成为隐忧。
从高、大、上的学术范儿到暖心窝的民间范式转变
学术研究成果的终极归宿需要回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轨道上来,对道德心理学更是如此。由于深受所谓国际化科学化的影响,当前我国道德心理学不仅在研究导向上没有很好地落地生根,而且在成果形式上也充斥着高、大、上的科学化学术气息。相反,民众乐见的接地气暖心窝的研究范式难觅踪影,满眼的数据、图表阻隔了他们对成果的深刻理解,又如何谈及指导社会的道德实践?事实上,深受民众欢迎的研究,如亲历访谈、乡野调查等虽然没有了浓郁的高、大、上气息,但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本身就是学术成果的价值体现,此类研究范式的积极转变自然能够在无形中助推中国特色的实现。
彰显融通中外的中国气派
中国气派是道德心理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维度。众所周知,学科发展立足本土,并不意味着排斥正当的国际化与国际合作。道德心理学具有跨学科、系统性强的鲜明特点,恰恰需要高质量的国际合作,方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成熟的步伐。所以,融通中外的研究理念十分必要。我国一些学者在这种本土化+国际化的研究范式运用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只是此类研究不足,无力代表我国道德心理学的总体特征。
拓展跨学科系统性探究
跨学科是当前学术研究的创新切入点和发展趋势。道德心理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相互交错、砥砺并进的融合成果,这就决定它的深化拓展不应该、也不能脱离跨学科的系统性探究,相反,理应成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利器之一。步入21世纪后,随着多元文化和价值相对主义风起潮涌,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遭遇的道德生态滑坡问题颇受**************,小到中国式过马路、大到郭美美炫富、明星吸毒、大学生毒杀同窗等,无不向学界提供着中国社会特有的鲜活道德课题。而这些内容的研究,仅凭心理学一家之力,显然捉襟见肘,需要法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倾囊相助,方能从系统性的视角为道德弊病开出良方。否则,只能成为盲人摸象式的碎片化把握,难入心脾,只会与中国特色学科建设渐行渐远。
建立中国特色道德心理学国际话语权
我国道德心理学虽然在研究对象、方法上出现了本土化的意识萌芽,但由于长期深受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不仅延误了中国特色的有效形成,也没有在国际道德心理学领域中取得领导地位和话语权。所以,亟待坚定话语权意识,不但需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逐步扭转,而且要从治学理念上下大力气,强化从观念层面更新自我的研究意识。中国社会的道德生态产生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民间基础,解决此类问题,必然需要中国自己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只有中国学者对本国的道德课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一味寄希望于海外学者或域外方法,难免水土不服,只能成为讲好中国道德心理故事话语权的无形损失。
显然,在建设中国特色道德心理学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朱海龙,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