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119493
精华: 0
发帖: 466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4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3-13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9-05-25 11:20

 立足实践回答时代课题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精神和新要求,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者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立足实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重大变革时期呼唤宏大叙事理论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吕忠梅对记者表示,她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震撼。习近平总书记从倾听时代声音、回应人民需求、创造时代精品、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对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明确要求,号召广大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把事业追求与时代发展、人民需求、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对社会的引领作用。
  这几年,我们发展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从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变,进入了现代社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表示,这一转变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从世界历史来看,也是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变化。如此大变动时期的社会,呼唤宏大的叙事和理论。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理论去描述它、阐释它。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这样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高度,对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和高度肯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说,作为一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和启发。她表示,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许多经受了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感染了一代代读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这些作品都饱含作者推敲锻炼的心血,其创作者都有对时代人生的深刻理解。我们今天要潜心钻研,力避浮躁,努力创造精品,反映新时代的伟大创造。
  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新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吕忠梅结合环境法研究表示,新的社会矛盾在生态环境领域主要体现为: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人民希望在更优美、更清洁的环境中生活,而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旧的环境问题,新的环境问题也在显现。如何把旧环境问题和新环境问题中不同的法律关系分辨清楚,如何协调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方面的关系,是时代提出的新命题。
  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时代潮流,教师教育也要顺势而为,思考在教育变革的大浪潮中如何进行角色重塑和专业成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说,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可以互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要求创造性和智慧性;未来教育在互联网等技术的作用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终身化;未来学习越来越个性化和泛在化;未来的教师由知识的二传手到质疑创新精神的引路人,相应的能力要求也需要与时俱进。
  立足中国实践构建理论体系
  如何回应时代命题?俞金尧表示,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转变,有很多理论不适用。中国的实践跟西方的经验有很大不同,中国社会的变迁有自己的逻辑,这需要我们立足中国实践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张卫国表示,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等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回答时代命题。按照理论创新要求,从体系、方法层面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模式和范式。
  环境法研究必须**************我们身边的法律现象,提出能够解决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法律方案。吕忠梅表示,这就需要我们以生活为环境法学的研究对象,高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民生命健康、人格尊严和物质条件的影响,深入研究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等多元主体在美好环境生活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努力减少造成公民环境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大力谋求公民环境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协调和共生,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创造了许多中国经验。如果认真加以总结,不仅能更好促进中国环境法治发展,也可以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吕忠梅表示,一方面,要认真总结中国经验,深入实践,观察改革开放40年来走过的环境法治历程。另一方面,要回应人民对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向往,建构环境法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完善环境法治实践,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历史学、教育学也要和中国改革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呼应、回应现实需求。周洪宇表示,教育史学领域长期以来主要研究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很少人研究教育活动史。建议加强对教育实践史、教育改革史、教育运动史、教育实验史等领域的研究。在他看来,这是和现实结合最直接、关系最密切、最生动的部分,可以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创新服务。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