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鱼类养殖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鱼类养殖的国家。海水鱼类养殖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日益扩大的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饲料投喂是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重要一环,选择何种饲料投喂模式对所饲鱼类的身体机能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精准的投喂模式,能显著提高鱼类生长性能,降低饲料成本且减轻环境压力。因此,在汉斯出版社《水产研究》期刊中,有论文对不同投喂模式(投喂频率、投喂率、投喂方式)对海水鱼类生长发育、消化代谢及免疫应激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概述,以期能为海水鱼类的科学高效投喂及健康养殖提供有效帮助。
投喂模式是指为维持鱼类生长、代谢而投喂饲料的一切技术,主要包括投喂频率、投喂率、投喂方式等。投喂频率是指养殖人员每天进行投喂的次数,如1次/d、2次/d等。投喂率是指在一个投喂日内所投饲料量占鱼类体质量的百分数,是水体中反映饲料密度高低的一个指标。投喂方式就是投喂饲料的途径,如人工投喂、自动投喂、自需式投喂等。投喂模式不同,对鱼类的生长摄食与消化代谢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养殖对象的摄食习性、营养需求及生理健康状况等,科学制定投喂模式,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投喂效果,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海水鱼类养殖投喂方式主要有人工投喂、自动化投喂和自需式投喂等。不同投喂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养殖鱼种和养殖环境,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人工投喂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便于观察,养殖户可以随时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及时对投喂量进行合理调整,保证鱼类摄食充分、平均。缺点是饵料抛撒不均匀、饲料浪费。自动化投喂具有饲料投撒均匀、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本增效的优点。但是这种方式的灵活性较差,不便于随时掌握摄食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自需式投喂的优点是鱼类获取饲料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性较高。与其他投喂方式相比,鱼体规格差异小、饲料利用率高、死亡率低。但自需式投喂机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如何满足不同海水鱼类的采食习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此外,投喂方式又可根据投喂地点的不同细分为单固定点投喂、多固定点投喂以及全池投喂等。当养殖环境的水体较大时,养殖者多会选择固定点投喂来降低时间及饲料成本,但这种方式会导致距离投喂点较远的鱼类无法获得充足的饲料,而距离投喂点较近或者社会性较强的鱼类则会占据投喂点,获得饲料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最终会导致个体差异大,规格不齐。全池分散投喂相较于固定点投喂方式会有更好的养殖效果,可极大限度的提高生长整齐度,减小规格差距。
已有研究发现,鱼类在不同投喂方式下的生长性能不同,不同鱼类在同种投喂方式下的生长性能也不同。因此,针对摄食习惯不同的鱼类,养殖者对投喂方式也要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提高其生长性能并减少饲料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