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新西兰朗泽技术公司、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发的尾气制乙醇示范工程在上海宝钢奠基,300吨乙醇示范工厂项目开始实施。该中试项目计划今年9月投运。
专家表示,此示范工厂运行后,意味着钢铁企业的高炉尾气,以及石化、焦化行业含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尾气,都能通过生物法路径生产工业乙醇,从而改变目前以粮食生产乙醇的传统工艺途径。
新西兰朗泽公司顾问、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等出席该项目的奠基仪式。
据介绍,朗泽技术公司通过基因工程,组合出一种可以耐受钢厂尾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生物菌,并能持续不断地将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废气通入生物反应器,在生物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然后通过分离系统将乙醇送入储罐,水返回生物反应器循环使用。此前该技术已在新西兰的一家钢铁厂里实施了一个60吨的示范项目,此次在上海宝钢实施的300吨示范项目属于后期中试,若成功即可进入商业化运行。宝钢方面表示,若该项目运行成功,将正式启动年产10万吨的商业化乙醇工厂项目,并在全国其他钢厂进行推广。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气体营运中心总裁盛中克表示,目前宝钢工厂排放的尾气主要用来发电,若用生物法将尾气制成工业乙醇,附加值则比发电高3倍以上。如果生物法制乙醇能够实现产业化,其成本将比粮食法乙醇便宜30%~40%。据测算,未来若宝钢所有工厂排放的尾气全部用来制造乙醇,预计年产量可达100万~200万吨。
上海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专家徐敬安告诉记者,除钢铁企业外,国内还有数百家炼油和焦化企业,如果绝大部分企业将所排放的尾气都采用生物法生产乙醇,不仅能满足市场对工业乙醇和燃料乙醇的需求,还能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