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是珠三角加工制造业重镇,有外来人口近50万人,每天产生近千吨垃圾。过去这里垃圾成山、臭气熏天,如今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过去臭水横流、污染田地,如今回收发电,变害为宝;过去周边居民时常堵路,阻拦垃圾车进入,如今群众满意,心平气顺……
塘厦镇在多年来垃圾简易填埋的恶果中接受教训,主动引入专业科技型环保企业,采用现代技术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治理,找到一条“终端分类,回收减量”的新路。
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水臭味
2009年5月,塘厦镇与广东新科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后者投入2200万元,建设厂房设备,应用生物技术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治理。
一是臭气无害化处理。分区分单元填埋,边填埋边覆土,阻止恶臭散发到空气中,并使垃圾中的有害物在厌氧状态下由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在覆土区布设气体导排收集管,对填埋场内蓄积的沼气进行收集。二是渗滤液无害化处理。在垃圾填埋场内设置渗滤液导流沟和收集池,并用泵将收集到的渗滤液抽回生物反应处理岛,进行分解处理以便植物吸收和物理蒸发。三是场地无害化处理。由塘厦镇政府出资,对垃圾填埋覆土区进行植树、种草、育花,共铺设草皮3万平方米,种植树木6800平方米,恢复生态功能。
无害化整治使塘厦垃圾填埋场面貌焕然一新,从外表看不到一丝垃圾,也基本闻不到异味。
回收沼气用来发电,日产电量1.8万度
垃圾填埋场内纵横交错的气体导排收集管通到了山顶上的小型发电厂。
根据双方协议,新科迪公司在投入后,拥有气体和渗滤液的收集权、收益权。那些回收的沼气、渗滤液并未被浪费,而成为可以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企业在填埋场旁边配套建设了唐龙沼气发电厂,并于2010年8月29日实现并网发电。
“填埋场每天产生的沼气约1万立方米,可直接回收送燃气发电组燃烧发电;每天产生渗滤液120吨,通过收集池的厌氧化处理形成沼气,再回灌发电。两项相加,现在每天发电达1.8万度,给公司创造收入1.5万元。从并网发电至今,累计已发电200万度。”公司总经理杨生说。
“去年,塘厦被评为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示范镇和国家园林镇,这个项目功不可没。”塘厦镇镇党委书记叶锦河告诉记者,未来几年,塘厦生活垃圾填埋场将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周边复绿,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水泥墙防止渗滤液蔓延。
终端分类利用,可大大减少垃圾填埋量
塘厦生活垃圾填埋场剩下的库容有限,按目前每天800吨垃圾计算,预计3年后将达到饱和状态。届时,垃圾的出路在哪里?继续填埋难以为继,焚烧不免污染环境,如何抉择?面对两难境地,塘厦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在唐龙沼气发电厂旁边的空地上,停着一台类似传送机的机器。杨生给记者演示了机器的运作:只见一堆垃圾从一端进入,通过传送带输送到一个大铁盒子里,出来时,已经“兵分两路”,一路是各色塑胶袋,另一路是果壳果皮和泔浆剩饭。“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生活垃圾自动化分类’系统的一部分。”
杨生说,目前要求市民自觉分类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在垃圾入场后通过机械化进行终端分类。分类产生的可利用物质包括废塑料和餐厨有机物。前者通过高温裂解产生柴油,并与沼气混合发电;后者通过高温厌氧反应生成沼气,沼渣经检验为高效有机肥;剩下少量无法利用的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填埋。现在,按照这一思路设计的生活垃圾自动化分类系统已经中试成功。“我们正在向塘厦镇政府申请,一旦获得许可即可实施。”